泡沫混凝土現澆施工出現的問題及原因
一、泡沫混凝土空鼓現象
1、在起初漳州泡沫混凝土現澆施工中發現,在樓板與發泡水泥(材料:粉狀水硬性無機膠凝材料)的分界面上(發泡水泥的下部)有10~15mm厚度的水泥是沒有“泡”的,基本上是實水泥漿;將已經計算好的料漿打樓層地面后,結果發現打出來的絕熱層厚度不夠;在試模中,300kg/m3、350kg/m3密度的試塊能順利地打出,但在施工中350kg/m3密度以下密度的發泡水泥層卻難以實現,也就是說打出的發泡水泥的密度總是偏高。這是為什么呢?
首先,由于發泡劑本身特點,發泡劑在外力作用下產生表面有很強張力(解釋:物體受到拉力作用時的相互牽引力)的微“泡”泡體, 在一定壓力下打入水泥漿體后,形成泡沫混凝土漿料。如果沒有施工防水這一道工序,混凝土構成的樓板具有很強的吸水性,當發泡水泥漿體接觸到樓板時,在短時間內樓板就可以將發泡水泥漿體中的大量水分吸走,以至于靠近樓板的發泡水泥漿體中的大量“泡體”破裂,使發泡水泥漿體還原為實水泥漿體。

2、樓面本身沒有進行清理,留下粉塵(形態:固體微粒)和一定積水,或者是剛施工完畢,泡沫混凝土沒有完成硬化,一場大雨下來,雨水沒及時排走,雨水浸泡未來得及硬化的泡沫混凝土也有一定影響(influence)(要知道泡沫混凝土密度遠比水的密度小得多)。
二、 泡沫混凝土強度低、密度大。
1、配合比的影響
泡沫混凝土的制作主要是以水泥、發泡劑為主料,有時可能加入一些混合材料(礦渣、粉煤灰等),還有可能加入細集料(砂子)加入不同的材料對泡沫混凝土的影響也是不一樣!一種情況僅以水泥和發泡劑的主料,不加其他輔料。制備較高強度的泡沫凝土時,需要選擇高強度等級的水泥。二種情況是加入混合材料:混合材料的加入會導致泡沫混凝土早期強度的顯著降低,而對后期強度的影響并不大。第三種情況是摻用砂子作細集料,泡沫混凝土的強度原則上也會發生不同程度的降低,但是砂子的摻用對提高硬化泡沫混凝土的體積穩定性、減小收縮將十分有利。
2、水灰比的影響
如僅從硬化輕質混凝土的內部結構變化分析,水灰比的增加必然導致泡沫混凝土強度的降低。氣泡輕質土施工速度快:只需使用簡單的機器可實現自動化作業,可實現800米的遠距離輸送,工作量為150—300M3/工作日。但是,大量的實驗已證明,當水灰比在一定的范圍內增加時,泡沫混凝土的強度不但不降低,反而表現出提高的趨勢。泡沫混凝土的制備與普通混凝土不同,它存在一個泡沫引入的過程。為了較好地在這個過程中將泡沫均勻引入到水泥漿料中并完好均勻地分布于泡沫混凝土體系,要求泥漿料具有良好的流動性。較高的成型水灰比恰好是水泥砂漿具有良好的流動性的必要條件。
3、體積密度(單位:g/cm3或kg/m3)的影響
泡沫混凝土的體積密度越小,強度就越低,這一現象與泡沫的引入有關。理論和實驗都證明,泡沫混凝土中氣孔的引入一方面是賦予其普通混凝土所沒有的輕質、隔音、保溫、高流動性等性能,但從結構和力學的角度看,同時也引入了大量的缺陷,從而導致硬化泡沫混凝土強度的大幅度降低。由于泡沫混凝土中的孔隙率一般高達50%-70%,而且孔徑主要為0.1mm以上,因此,泡沫混凝土的強度大大低于普通混凝土的強度。